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21的文章

<心得> The Social Dilemma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

也許我們就在不知不覺中被綁架了,是社群軟體、新興技術或者在你我身邊的任何一項服務。我們是受網路影響很深的Z世代,電腦及網頁在我小學時已成為學校的授課科目、中學時已經有了Facebook,在我在高中甚至已經擁有了智慧型手機。我並不畏懼網路帶來的影響,但常常會忽視這些改變生活的小小因子,在這部影片中完全可以讓我反思自己的更像在資訊時代的使用習慣,並以此作為創造的起點。 在影片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工程師調整演算法的過程是如何影響用戶的行為。在學校裡學習到了許多面對資料的演算法,這就是實際運用的模式啊!雖然看到了應用,但也不勝唏噓,其實供給雙方就是為了讓彼此的效益達到最佳化才誕生下來的運作模式。影片傳達的好像工程師就是只為了金錢或者利益下的決定,但我相信不論是為了讓檢索更快速,不會浪費那麼多時間進而減少地球耗能;或者是讓基礎建設較不發達的地區有更便捷的內容服務等等,一定有一群人是為了使用者的福祉而去調整演算法,來創造新穎生活。 我也留意到,我自己與影片中的行為類似,當我開啟電腦及手機時,很多時間是在重新整理以查看最新動態,並不局限於Facebook,電子郵件也是,而常常也因為自己這樣的行為變得較為懊惱:「啊!怎麼又花這麼多時間在等新動態的產生!」時間被浪費掉了,而自己更變得較為煩躁。但這類的使用者體驗好似不斷地從新型態的行銷手法下不斷發生,愈來愈多應用程式要求以「簽到」方式賺取優惠或者以定期開啟程式已取得最新服務作為宣傳號召,無疑是要增加使用者的黏著度,但依造我自身的體驗,除非向社群媒體般的有渲染力,這類的要求反而會成為服務的阻力呢! 如同影片一位教授說的,我也是對未來法律的監管保持樂觀態度,我們都知道硬體發展比軟體技術來的快,在新興科技議題更是,而法律因為他的嚴謹特性造成不合時宜的狀況更比比皆是,但任何一個法條都需要與現實狀況相配合成能達成約束或遵循的用途。我們看到了現在大型資訊公司對待使用者資料或者隱私的問題產生,透過此影片能喚起許多人的意識,相信議題會在彼此的共識下得到可解決的方案。事事皆有一體兩面,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享受令人讚嘆的服務時,我們能做的是想想供應商獲得了甚麼?自己扮演了甚麼角色?也許現在的我們也是Netflix在棋盤中的其中一個小旗子呢!

規劃數位商業策略

Google數位學程:主題 4/26 規劃數位商業策略 課程 1. 數位商業策略的好處 2. 進軍線上市場 線上購物:「觀望、思考、行動、關注」(See, Think, Do, Care)  線下+線上:展示間現象 3. 瞭解客戶的行為 客戶接觸點:能接觸到的地方,廣告或者線下路過 消費歷程:那些因素造成這些消費結果 4. 在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 獨特賣點(USP) SWOT分析: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用搜尋引擎整理領先者的動向(關鍵字、標題) 5. 訂定合適的目標來促進績效 KPI:必需可評估、實踐及達成(有指引作用) 「具體明確」、「成效容易評估」、「實際可行」、「高相關性」以及「具時效性」 主題小考 問題 1 研擬數位商業策略的第一步是什麼? A 確定業務目標 B看清當前的競爭局勢 C瞭解市場 D使目標和策略一致 (你的第一步應該是清楚定義目標,像是將銷售額提高 20%,或找出 100 名潛在客戶。設定目標可做為前進的方向,為你指引明路。) 問題 2 「觀望、思考、行動、關注」架構的目的為何? A幫助擬定市場行銷策略 B 幫助商家瞭解線上客戶轉換過程 C幫助商家接觸全球各地的客群 D洞察特定的客戶群 (「觀望、思考、行動、關注」架構有助於瞭解線上客戶轉換流程。掌握流程後,商家就能更清楚應將資源投入何處才能有效接觸客戶。) 問題 3 改善線上客戶接觸點為何有助於提升業務? A品牌可在客戶轉換流程的每一個環節安插彈出式廣告,確保足夠的能見度 B幫助商家節省線上廣告開支 C 每次客戶接觸品牌時都能感受到品牌價值,因此有助於營造信任感 D讓商家有機會收集更多潛在客戶資料 (改善線上客戶接觸點,有助於商家培養品牌忠誠度和信任感。商家掌握客戶的相關接觸點之後,下一步就是製作能夠吸引客戶的內容。) 問題 4 找出你的獨特賣點後,可如何應用於長期的數位策略中? A 將它融入所有管道的行銷材料中,以提升品牌在客戶心中的能見度 B製作電子郵件廣告活動,讓客戶知道你的獨到之處 C拍攝影片介紹你的獨特賣點,並傳送給員工 D撰寫新聞稿並透過不同管道發佈 (釐清自己的獨特賣點後,你的目標應該是將這些賣點融入所有管道的行銷材料中。如此有助於提升品牌意識,可望在目標對象的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 問題 5 KPI 可以提供什麼樣的資訊? A目標對象區隔 B 長期預測 C財務可行性 D董事會...